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近年来,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持续推进,我国与东盟区域合作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双边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海关统计,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已经从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时的870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近7万亿元,增长了7倍,连续9年保持增长。双方农业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优势加速释放,制造业合作日益紧密,带动相关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江苏: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加深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开篇之年。江苏作为开放大省,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加深,贸易往来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十足的发展潜力。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8月,江苏省对东盟进出口6940.7亿元,同比增长22.4%。
在东盟市场,化妆品、日用洗护产品等“民生百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9月16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为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签发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15份,货值共计457.02万元。这是一家生产护肤品、洗发水、染发剂等产品的公司,深耕东盟市场多年。“凭借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今年前8个月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出口目的国享受税收优惠1872万元,增强了旗下多个品牌洗护产品在东盟国家的竞争力。”该公司进出口主管王娟介绍,今年以来,来自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客户的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
为助力企业及时享惠,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加大对企政策宣传和帮扶力度,持续推进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业务改革,进一步提升签证质效。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为辖区企业签发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10980份,货值约42.4亿元。
除了“小而美”的生活必需品,“江苏造”电子消费品也是出口东盟市场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们积极寻求智能化转型、多元化布局。一方面,立足本土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丰厚的人工智能资源,打造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新兴国家市场的消费需求。今年公司的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等CCC消费类产品配件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我们对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对东盟国家出口额超过2.4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关务经理肖璐介绍。在南京海关所属常熟海关指导下,该公司运用中国—东盟等自贸协定原产地政策及“跨周期成品退换”创新监管模式等,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繁,市场对连接线的需求持续增长。在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打包车间,高精度的检测设备扫描每一根连接线,对线材的外观瑕疵、内部结构缺陷等一一进行甄别。合格的连接线被自动送入包装机,整齐地排列、包装,随后打包装箱,准备发往海外。
据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高俊介绍,南京海关所属吴江海关随时解答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遇到的问题。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红利,该公司出口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今年1月至8月出口东盟货值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超三成。
宁波: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宁波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持续深化,规模再上新台阶。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8月,宁波市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1396.2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进口627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769.2亿元,同比增长19.8%。东盟紧随欧盟,首次成为宁波第二大贸易伙伴。
作为开拓东盟市场的代表,宁波艾思科汽车音响通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思科”)已经同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日前,在艾思科仓储区,一辆辆叉车忙碌穿梭。一批从泰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刚刚完成清关手续验收入库。“目前,东南亚汽车零配件产业已经较为成熟,产品的性价比也比较高。”该公司负责人叶丹表示,“海关提供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和相关政策指导,让我们可以更高效便捷地同海外市场开展经贸合作,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拓展东盟市场的决心。”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实施,宁波凭借港口优势和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配套,成为东盟汽车配件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通道。同时,宁波及周边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纺织、电子等产业体系,也与东盟国家形成良好互补。
宁波新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乐电器”)一直将东盟市场作为主战场,其生产的全自动洗衣机等产品不断销往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我们通过建立‘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快速打样’的产品机制,精准贴合东盟市场需求。今年1月至8月,公司对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出口近1.6亿元,同比增长了31.9%。”新乐电器业务赵经理介绍。
为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宁波海关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措施,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加大政策宣讲和指导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上门辅导等方式,帮助企业了解东盟市场动态和贸易政策变化,熟练掌握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证书申领流程,充分利用优惠贸易安排拓展海外市场。
9月9日,宁波世贸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贸通”)采用自助打印的方式快捷获取了一票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凭此证书,该公司价值22.4万元的涤纶布产品出口泰国可享受零关税优惠待遇。该公司单证人员孙昱介绍:“得益于海关的政策指导,我们的业务团队能够熟悉各类原产地政策,为客户精准匹配最适合的优惠贸易协定,确保产品能够充分享受关税减免,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助力客户更好地开拓全球市场。”今年1月至8月,世贸通共申领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599份,签证金额超过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56.6%。
“东盟跃升为宁波第二大贸易伙伴,反映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新趋势,也彰显了宁波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宁波海关所属海曙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RCEP红利持续释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宁波与东盟经贸合作有望再上新台阶,为两地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